中央气候台估计,今明两天(5月8日至9日),南北方均将有显着降雨呈现,今日南边区域进入本轮降雨最强时段,大到暴雨区规模广、局地强度强。其间南边区域强对流气候影响规模广,华北则以涣散的强对流气候为主。
凉风配冷雨
北京全市将迎中到大雨
5月8日16时40分,北京市发布雷电蓝色预警:估计,当时至9日5时北京市有涣散性雷阵雨气候,局地短时雨强较大,并伴有6、7级短时劲风,请留意防备。
据北京市气候台5月8日11时发布气候预告:下午多云转阴,黄昏涣散性雷阵雨,南风三级左右,阵风五六级,最高气温25℃;夜间阴有小到中雨,伴有雷电,南转冬风二级左右,最低气温13℃。今日黄昏到明日前深夜有中到大雨,局地暴雨,前期伴雷电,山区短时强降水和劲风,明气候温显着下降,阵风较大,请防备。
图片来自气候北京微信大众号
北京市气候台首席预告员李桑介绍,受高空槽影响,估计5月8日黄昏至5月9日前深夜本市有一次显着降雨气候进程,量级可达中到大雨,部分暴雨,山区地质灾祸危险较高。
据悉,此次降雨进程分为两个阶段:
第一阶段为8日黄昏至前深夜,黄昏前后西部山区开端呈现涣散性对流,伴有雷电、局地短时强降水和6、7级短时劲风,最大雨强20至30毫米/小时,入夜后降雨影响城区。
第二阶段为9日清晨至前深夜,以稳定性降水为主,全市遍及中到大雨,大兴、通州、房山、门头沟、石景山、丰台、平谷等区部分暴雨,9日黄昏前后降水显着削弱,深夜降水完毕。
此外,受低层增湿和降雨气候影响,5月8日黄昏至夜间能见度下降,最低能见度2至5公里;5月9日白日有3、4级偏冬风,阵风6、7级。受降雨影响,9日最高气温降至17℃左右,较8日下降8℃。
气候专家介绍,今日最高气温有25℃,还比较温暖,但不要被“利诱”,明日北京将迎来“凉风冷雨”形式。明日雨要下一整天,当天的最高气温大概率会呈现在早晨,随后气温持续下降,估计下午大部分区域气温不超越15℃,再加上6、7级的偏北阵风,明日的体感温度或许会低于10℃,留意及时添衣。
更多阅览《北京全市将迎中到大雨,明日凉风配冷雨,及时添衣》
三预警齐发
南边进入本轮降雨最强时段
气候部门预告,南边本次强降雨进程8日起进入最强时段,中央气候台暴雨黄色预警和强对流气候黄色预警一起收效。
估计今日白日至夜间,江淮大部、江汉东部、江南西南部和中东部、华南北部以及华北东北部等地部分区域有大到暴雨,其间,安徽西南部、湖北东部、江西东北部、浙江西部、广西北部等局地有大暴雨;上述部分区域伴有短时强降水、8级以上雷暴劲风或冰雹气候等强对流气候,其间,安徽西南部、湖北东部、湖南东部、江西中北部、广西东北部等局地将有10级以上雷暴劲风,最劲风力可达11级以上,江西北部等地局地不扫除呈现龙卷风的或许性。
气候专家提示,今明两天,南北方均有降雨且伴有强对流气候,特别是南边区域强对流气候影响规模广,大众需留意重视预告、预警信息,尽量防止在强对流活泼时段外出或在外玩耍,出行请留意交通安全。别的,此次进程南边部分区域降雨强度大,需警觉持续降雨或局地强降雨或许引发的次生灾祸。
暴雨黄色预警
中央气候台5月8日10时持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:估计,5月8日14时至9日14时,江淮南部、江南西南部和中东部、华南北部以及华北中北部等地部分区域有大到暴雨,其间,江西东部、湖南南部、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区域有大暴雨(100~180毫米)。上述部分区域伴有短时强降水(最大小时降雨量30~60毫米,局地可超越80毫米),局地有雷暴劲风冰雹等强对流气候。
图片来自中央气候台
强对流气候黄色预警
中央气候台5月8日10时持续发布强对流气候黄色预警:估计5月8日14时至9日14时,华北、东北区域、江汉东部、江淮、江南、华南等地的部分区域将有8级以上雷暴劲风或冰雹气候,其间,安徽南部、江苏东南部、湖南东部、江西中北部、广西北部、广东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区域将有10级以上雷暴劲风,最劲风力可达11级以上,江西中北部等地局地不扫除呈现龙卷的或许;华北、江汉东部、江淮、江南、华南等地的部分区域将有小时雨量大于2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气候,其间,河北中部、江苏中部、湖南东南部、江西中部、浙江西南部、福建西北部、广西北部、广东等地的部分区域小时雨量大于50毫米,最大可达80毫米以上。
图片来自中央气候台
劲风蓝色预警
中央气候台5月8日06时持续发布劲风蓝色预警:估计,5月8日08时至9日08时,新疆南疆盆地、内蒙古、青海、甘肃东部、宁夏、陕西北部、辽宁西部、江苏、浙江等地部分区域有5~6级、阵风7~8级,其间,内蒙古西部等地的部分区域均匀风力可达7级、阵风8~10级;黄海中部和南部海域、东海大部海域将有7~8级、阵风9级的劲风,其间东海东北部部分海域将有9级、阵风10级劲风。
图片来自中央气候台
强对流气候留意防备
下班早点回家
5月8日,多地迎来降雨最强时段,并伴有大规模强对流气候。多地发布气候提示,主张今晚早点回家,不要在外停留。
图片来自各地官方微信大众号截图
图片来自@应急办理部
整合自@中央气候台、气候北京微信大众号、@应急办理部、北京发布微信大众号、新京报
修改 马浩歌
校正张彦君